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后,科技创新关键词再“+1”
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9月6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各行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意义重大,折射出总书记对东北振兴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同时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
这一关键词的背后,是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着重强调。
生产力要“新质”
产业要“数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经济发展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科技创新。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到云计算、区块链,这几年,我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新形态。
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从根本上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是,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
风口要抢占
发展要抢先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在此重要时刻,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词,用意何在?未来该如何用“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抑或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还是推动全面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其根基都在实体经济,关键都在科技创新,方向都是产业升级。
虽然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升级上已取得积极成效,但我国包括东北在内的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短板”。在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还需进一步增强,技术壁垒仍需进一步攻破。
实现全局性谋划:要打好“基础”也要看到“未来”。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良好基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实现阶跃式创新:从突破“卡脖子”到扭住“牛鼻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我们不断发展创新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
实现颠覆性攻关:别人“有的”和“没有的”,我们都要“有”。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要真正起到推动企业创新的作用,不能只是“掌握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供给新技术”;不能只是“别人有的技术,我们也要有”,而是“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要有”。
风口已至,未来已来。“新质生产力”需要在未来发展中抢占风口、先发制人。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科技要创新
产业要培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就是推动产业发展升级,引领经济持续增长。而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
这些年,湖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海牛”深海钻机、“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主机系统、国产大飞机C919机轮刹车系统、为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的麒麟信安操作系统等等。
再看全国,今年上半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亮点频现。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54.5%……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体现出科技创新对于新兴产业的强劲孵化带动能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信号鲜明、意涵丰富,就是要创新,要振兴!
技术创新是推动。一方面,科技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创新,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智能手机、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产业都是在科创的推动下迅速崛起的。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中,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许多企业得以推出更加高效、智能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在汽车行业中,随着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智能化、安全化、环保化。这种升级转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制度创新是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针对痛点,政府要积极作为,通过机制、政策、平台、服务的创新来破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不同产业的发展之路、创新思路精心培育,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顺畅,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才能持续。
向“新”而行是方向。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既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助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技术“有源泉”,成果转化“走得通”,产业发展“推得畅”,新质生产力才能“长得快”。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如同一朵刚刚绽放的花蕾,其未来的前景可谓无限广阔,潜力无比巨大。
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载客商业飞行,让国人备感自豪。湖南博云新材自主研发的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成功应用于C919的刹车材料中。
本文由指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